当前位置:首页 > 归档专题 > 先进典型

道地药材销路广 发展巴药有奔头

发布时间:2019-03-20 11:21来源:平昌县人民政府字体【  

道地药材销路广 发展巴药有奔头

平昌县川江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苟丽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平昌县川江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苟丽娟,1985年我出生在龙岗镇佛耳村。大学毕业后,我辗转江浙一带从事市政工程建设,在国家放活和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红利下,通过不懈努力和奋斗拼搏,2009年实现了定居南京的梦想。

在南京生活期间,发现城里人生病大多选择看中医吃中药。一次参加朋友聚会,偶然得知中医养身与保健产业具有巨大发展的空间。这让我萌发了从事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念头。但是一个对我而言的全新产业,基地怎么建、模式怎么定、渠道怎么选、产业怎么做等问题迎面而来?刚刚动了心思,抛出观点想试试,各方的压力又接踵而至。娘家亲友坚决反对,怕我种药亏掉血汗钱,身边闺蜜劝我安心相夫教子,一度让我产生放弃的想法。

2016年春节回娘家省亲,汽车顺着宽阔的马路直达老家。昔日的大巴山虽已不再闭塞,但肥沃的土地大多撂荒,和善的乡邻依然贫穷,这与家乡丰富的野生中药材资源、悠久的种药历史和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形成了较大反差。正当心中充满纠结之时,老公及朋友给予了我回乡创业的支持。2017年1月;我们3名股东筹资1000多万元,注册了平昌县川江农业专业合作社,更让我欣慰地是恰逢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外出青年回乡创业的大好机遇。合作社顺利流转龙岗镇佛耳村、浪楼村、西兴镇居委会土地1200余亩。浓浓的故乡情和优厚的亲商环节,开起了我返乡种药的创业路。

创业之初并非一帆风顺,资金周转期长、技术标准高、地方关系协调多等问题一一摆在面前。幸运的是,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开挖园区耕作路20多公里,修建池塘15个,蓄水池100多个,种植丹参650亩、射干550亩,全部参加特色农业政策性保险,规避种植风险;常年聘请拖拉机驾驶员2名、工长4人、管理员8名,采取 “记工天+定量承包”的用工模式,公司化管理、标准化种植,提升经营效益。

去年8月,县巴药办组织巴药种植业主到中江县、三台县考察学习中药材种植加工技术,对接洽谈种源供应、产销合作,为我们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10月,县巴药办邀请到川农大张丽教授到我基地指导,采样检测丹参干湿比为1:3.8,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分别高于《国家药典》标准2个和5个百分点。预计今年可产1300多吨,按照现有市场行情,仅丹参产值可达480万元以上。

平昌不仅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更是大家创业的热土。虽然两年的回乡创业投入800余万元还未得到效益,但周边400多农户通过流转土地收租金、园区务工,实现户均年增收入8000元以上。去年11月,我们赞助了砂板乒乓球世界杯,能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让更多人认识平昌,我倍感自豪。

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将以《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为指导,按照一乡一品、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思路,打造川江中药材产业园。依托现有种植、加工基地,建设3000亩标准化种植基地,500亩育苗基地,采取“公司+专合社+农户”种植模式,辐射带动全县种植道地药材1万亩;优化提升加工水平,扩大加工厂规模,建设中药材仓储中心;与省内外中药生产企业、中药材经纪人务实合作,搭建网络营销平台。把川江中药产业园打造成为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全产业链发展的大型扶贫示范产业园,为平昌建成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县、道地药材产业基地县作出最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