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岳家镇:做强特色产业 推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5-19 08:13来源:岳家镇人民政府作者:党政办字体【  

岳家镇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紧扣全县发展思路,突出特色产业,进一步拉高标杆、铆足干劲,扭住关键、聚力突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规划引领,释放产业发展活力。一是坚持高位规划,产业发展思路更加明晰。深入研判岳家发展实际,进一步理清岳家“1234”(“1”即一中心:平仪高速互通口,“2”即两山:观音和金斗山,“3”即三片:河源-观音、涌水-金斗、茶店-云峰片区,“4”即四大特色产业:生态肉牛、金丝蚕桑、花椒、食品饮料〔白酒、豆腐干等〕加工)发展主体思路,抢抓平仪高速岳家互通口建设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机遇等,将岳家建设成特色产业重点镇、集体经济示范镇。二是注重连片发展,特色产业示范引领。立足小而优、优而精,坚持“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理念,科学划定三大片区,高标准建成生态肉牛、有机牧草、金丝蚕桑、食品饮料等特色产业示范区4个,示范引领发展关联产业16家。三是严守三条底线,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自觉履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职责,认真落实土地承包责任和地力补贴政策,大力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主动性,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硬措施,扎实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大力推行粮经饲复合产业,发展春玉米复合带种植1700余亩、优质水稻8600余亩,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建立“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采取“‘代购代养代销”“饲草代种”等多种方式,引导有劳动能力的农户至少养1头牛、1张蚕蛹,种1亩草、1亩桑,实现联农带农利益联结,带动群众致富增收。同时,产业园区解决就业岗位500余个。

坚持示范带动,激发特色产业发展动力。一是坚持龙头企业带动。深山农业合作社,拟投资1亿元,流转土地350亩,建设肉牛产业标准化园区,2022年出栏肉牛1000余头。嫘祖金丝专合社投资1000万元,发展桑园500余亩,22年销售额达200余万元。瀚林酒业公司投资2000万元,新增瓶装酒生产线3条,年销售额800余万元;蜀牧农业专业合作社、聚农专业合作社,通过“示范牧草基地+大户+农户”的模式,以“订单”形式推广大豆牧草套、玉米牧草套、高粱牧草套等多种方式,建成十年型有机牧草示范基地3个1500余亩、青饲料加工厂2座,22年年产牧草12000余吨。二是坚持产业园区示范。按照“一园十村百户千亩万头”的肉牛发展思路,划定“观音-河源-金斗-涌水”为肉牛养殖示范园区,规模达1000亩,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发展肉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积极引导养殖业主和农户向肉牛养殖现代农业园区集聚。22年,发展规模性养殖户26户养殖2000余头。三是坚持集体经济引领。大力推行村党支部领办集体经济合作社、常职干部带头合作、党员群众参与入股,实行“合作社+资产资金”“双向托管”等模式,加强镇、村、银、保、企“五方”联动,围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集体经济。22年,建立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组织7个,实现集体经济毛收入达70万2个、30万1个。

坚持多轮驱动,增强产业发展能力。一是聚焦产业,精准招商。我们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特色产业发展动力源,紧紧围绕肉牛+、金丝蚕桑、食品饮料等产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以商招商等方式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汇聚产业发展动能。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对接洽谈、亲自研究部署招商引资产业项目,党政班子成员每月外出开展招商活动不少于1次。从深圳、新疆、浙江等地招引企业5家,二是紧扣产业,改革赋能。立足主导特色产业优势,全面清产确权、盘活闲置资产、用活扶持资金,采取“支部+村集体+产业+金融服务、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金融服务”的“1+N”产业联结发展机制,实现资源变资本,发展特色产业。务实推进“三资”平台管理改革,努力实现集体资产“阳光管理”、集体合同“阳光履行”、集体资金“阳光支付”。扎实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发展特色产业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实行机械化耕种管收,赋能特色产业发展。三是围绕产业,配套项目。突出项目对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坚持以项目化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路,始终围绕特色产业规划项目、编报项目、争取项目、配套项目。四是立足产业,金融支持。党委政府牵头协调,建立“政企银保+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金融机构就授信到哪里,贷款就发放到哪里,保险就保障到哪里,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22年共计授信特色产业合作社10家、贷款500万元。

创新体制机制,凝聚产业发展合力。一是健全党委领导体制。我们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认真履行党组织书记抓“三农”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坚决扛牢党组织书记“一线总指挥”政治责任,压紧压实分管领导联村、部门包社、干部包户的责任体系,健全完善要素保障、政策支持、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贯通、有效衔接、一抓到底的工作体系,扎实抓好“三农”工作。二是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建立产业发展党政领导班子碰头会制度,每周一定期召开党政领导班子碰头会,由班子成员逐一总结和汇报上周各自工作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研究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并对本周工作进行部署。坚持领导班子每天工作通报制度,党政领导班子每天的工作开展情况每天向镇村干部通报,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推进力度。坚持重点产业领导班子成员挂包制度,构建党政领导班子“全员抓产业”的工作格局;建立产业发展通报督查制度,对产业发展推进情况开展定期督查督办,坚持每周开展2次专项督查,每2周印发一次工作通报,推动产业发展高质高效。三是聚合一线攻坚力量。统筹市县部门派驻驻村工作队、镇级单位站所、村(居)干部合力抓产业,全镇调整充实35名骨干力量,到发展一线、重点村(居)开展产业攻坚。四是优化社会人文环境。健全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一网五治多元调”融合治理体系,创新发展“共建共享”遇事“共商共治”,实现“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集体有收益”四方共赢,形成了凝心聚力抓发展的良好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