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
文化资源点共4090个,旅游资源1255个;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55.05%,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年均342天以上;巴达高速、巴达铁路全县贯通,系全国“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旅游承载力较强
目标
高品质打造白衣古镇、驷马水乡和佛头山、金宝山“两镇两山”旅游目的地,推动A级旅游景区提档升级,理顺景区管理体制机制,积极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
实践
大力实施“旅游+”工程,包括“旅游+新型城镇化”“旅游+现代农业”“旅游+特色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旅游+美丽新村”等,以旅游带动产业、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扶贫
成绩
2021年8月,平昌成功入选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
“平安昌盛地,山水生态城。”
这既是平昌的城市形象宣传口号,也是来自平昌游客和当地民众的心声,更是近年来平昌聚焦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目标,突破发展文旅康养首位产业,高品质打造“两镇两山”旅游目的地,推动A级旅游景区提档升级,文旅产业取得长足较快发展的结果。
平昌地处米仓古道要冲,佛头山风光旑旎,金宝山秀美幽深,巴河通河两江交汇,两山呵护、两水依偎,是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四川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2021年8月成功入选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
成绩的背后,是平昌不懈奋进的结果。在实践中,平昌坚持全域规划布局、全域统筹发展,充分发挥旅游对三次产业的带动作用,实施“旅游+”战略,推动文旅、农旅、产旅、城旅等全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奋进 全县上下一盘棋,坚定创成天府旅游名县
进入暑夏,酷热天气让驷马水乡成为避暑胜地。山水溶洞奇缘、峡谷极速漂流、大型水上乐园、峡谷运动攀岩、森林探险,让来此的游客直呼“不虚此行”。
与驷马水乡遥相对应,在“端午小长假”初次露面的平昌县大石童话景区兰精林乐园一期,直到现在仍是网红打卡地。
位于大巴山南麓的平昌,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川陕苏区腹心地带;文旅资源丰富,巴人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资源点共4090个,旅游资源1255个;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55.05%,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年均342天以上;交通畅便捷,巴达高速、巴达铁路全县贯通,系全国“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旅游承载力较强。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平昌有着天然本底,也有着全县上下一盘棋推进创建工作的决心。
聚集资源力量全域全要素推进。“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文旅康养首位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文旅康养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研究、整合力量、解决问题,形成了聚力推进文旅康养产业蓬勃发展的浓厚氛围。”市政协副主席、平昌县委书记李余良表示,组建专班开展县域文化旅游资源大普查,邀请专家进行综合评价,全面摸清文化旅游资源“家底”。坚持把城镇当景区打造、把新村当景点打造、把道路当旅游走廊打造,形成总长600多公里的南向、北向、西向、东向旅游环线。
撬动社会资本强化市场运作。以8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资源为主要依托,搭建旅游投融资平台,出台旅游奖励扶持办法,撬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旅游项目区基础配套建设和景区经营管理,形成旅游投入多主体、多元化、高效率的旅游发展新局面。去年以来,平昌县以打造“两镇两山”旅游核心,推动县域旅游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巴山美村·父亲原乡”、城市运动公园、金宝山茶旅融合示范园等项目建设,不断丰富旅游载体,提升旅游档次。突出机制创新推动富民增收。积极探索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旅游合作模式,全县建成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巴山民宿”、“巴山小店”400余家,辐射带动35000余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13000余人,人均增收4000余元。
抓手 打造“两镇两山”,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顺应现代旅游业发展趋势,突破发展文旅康养产业,高品质打造‘两镇两山’旅游目的地,推动A级旅游景区提档升级,理顺景区管理体制机制,积极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平昌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高品质打造白衣古镇、驷马水乡和佛头山、金宝山“两镇两山”。
2021年9月19日,平昌白衣古镇中秋·国庆自贡彩灯节盛大开幕,数万盏灯齐齐点亮,整个古镇瞬间成为花灯的海洋。今年3月初,白衣古镇景区入口处500亩五彩油菜花田成为新的“爆款”,春季赏花让白衣古镇强化了农业旅游经济。
在市场经济下,白衣古镇不断强化新的业态,打造新的看点。白衣古镇景区将文物古建筑合理利用,开发景区核心旅游景点,挖掘地方民俗文化编创大型民俗音画剧《下里巴人》在景区常态演出,开发了国学体验、廉政教育微党课和文创产品,不断吸引市场资本注入。
而距白衣古镇不到1小时车程的驷马水乡,依托独特的自然景观打造的山水溶洞奇缘、峡谷极速漂流、大型水上乐园、峡谷运动攀岩、森林探险、休闲观光、水上娱乐、生态旅游令人感叹,厚重的人文历史也不断充实着小镇的风景。
7月中旬的大巴山,骄阳似火。平昌县驷马镇双城村,工人正冒着炎热开展家具安装、网络调试等工作。2021年底,平昌县在双城村启动了“巴山美村·父亲原乡”项目,以“父亲村庄”为核心区,打造集民宿、艺术、民俗、美食、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集散地,留住乡愁记忆。该项目也被列为2022年浙江省永康市与平昌县的东西部协作重点实施项目。
“目前,双城村的升级改造已接近尾声,所有工程将在7月底结束,力争8月底正式开园迎客。”双城村党总支书记周银平说。
紧挨城区的佛头山,自然和人文景观结合得恰到好处;金宝冠山,茶旅融合示范基地建造正有序推进——“我们坚持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助力脱贫奔康、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逐步构建起以‘两山两镇四片区’为主体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平昌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融合 实施“旅游+”战略,提升全域旅游支撑力
以旅促酒,打造营销“引擎”。在小角楼新园区种酒基地,一排排硕大的酒缸整齐排列,每四个大坛子中间围着一圈埋在地下的小坛子,在地面露出水泥封的坛顶上面标注着地点、名字以及时间,每个区域对应有一块标识牌,上面对应的是酒坛信息。
“这片土地共有200余亩,是游客的种酒区和公司的储酒区。”小角楼酒业有限公司大客户部总经理李鑫介绍,这些埋在地下的称为“种酒”。来此“种酒”的不仅有达州、巴中、南充等省内的游客,也有来自川外如重庆、汉中、天津等省外游客。“截至目前,基地已累计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种酒1万多坛,实现销售收入6000余万元。”
近年来,平昌把旅游文化元素植入产品加工基地,建成了星光工业园主题公园、小角楼白酒工业园等园区,促进了小角楼酒业销售收入大幅提升,实现新型工业与旅游业互动共融,“旅游+新型工业”有了良好开端和效果。
强化融合发展,才能提升全域旅游支撑力。在实践中,平昌大力实施“旅游+”工程,以旅游带动产业、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扶贫——
“旅游+新型城镇化”。以佛头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业态丰富、金宝新区功能完善、江口老城空间纾解为重点,突出夜游产品,特色化建设龙潭溪湿地公园、七古水街、同昌里美食文化街、江口老街等区域节点,切实提升城市品位。
“旅游+现代农业”。建成白衣渔滩、华山田园综合体等一批田园观光、乡村度假、康体养生等农旅融合示范基地,延链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深入实施游客后备箱行动计划,开发了一大批农业旅游商品,实现“游平昌、买平昌”。
“旅游+特色文化”。皇家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长安古道石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舞蹈《翻山铰子》、生态茶文化为核心产品;刘伯坚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等创新开发红色教育体验项目、微党课及红色文艺节目;新开发研学旅游产品,常态举办文旅节庆活动。
“旅游+现代服务业”。以旅游业为主线,促进带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培育(成立)基层商会和行业协会9家。成立酒店餐饮行业商会、电商协会,建立以“巴山背二哥”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体系。
“旅游+美丽新村”。依山傍水、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巴山新居新村聚居点,以驷马水乡、大石童话小镇为代表的“美丽新村”享誉川内外,成为乡村旅游典范,形成了多元化、差异化、特色化的旅游产业体系。
建设天府旅游名县,是平昌县委、县政府坚定的目标。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经过前期不懈努力,平昌于2021年8月成功入选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
过往皆为序章,未来皆有可期。平昌将锚定建成天府旅游名县目标,着力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旅游品质品味,加快建设“地标性”景区景点,全力优化旅游服务环境,以市场化手段破解旅游发展瓶颈,持续扩大平昌旅游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