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公示公告

关于对拟推荐“巴中工匠”对象的公示

发布时间:2025-03-25 14:24来源:平昌县总工会字体【  

根据巴中市总工会《关于遴选推荐2025年“巴中工匠”的通知》精神,平昌县通过基层推荐、综合评审,选树了一批敬业专注、品质至上、技艺超群、传承创新的推荐对象苟帮成等10人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5年3月25日至4月1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书面或者到平昌县总工会办公室反映。联系电话:0827-8566895  0827-8566877

特此公示。

附件1:公示对象事迹简介

附件2:“巴中工匠”推荐汇总表



平昌县总工会

2025年3月25日

附件1:


苟邦城事迹简介

苟邦城,男,汉族,生于1970年6月,高中文化,中共党员。国家茶叶加工工二级,国家评茶师二级,平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94年至2003年在平昌县镇肖家坡茶场工作,2015年9月成立平昌老鹰种植专业合作社,2022年4月成立平昌县贾阁峰茶业有限公司。擅长于茶叶加工,从事手工茶加工技艺传承二十年。2019年获“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2020年获“四川省农村手工艺大师(茶艺类)”称号,2022年获“四川省手工制茶技术能手”称号,2023年获“四川省制茶大师”称号。

苟邦城同志自工作以来,致力于“传承巴茶文化,争做匠心好茶”。生产生态、有机优质农产品,助力地方产业发展。“贾阁峰”高山茶基地,地处北纬31度,镇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海拔800一一1200米,茶园周围森林浩瀚,四季雨量充沛,季相鲜明,云雾缭绕,土壤肥沃,富硒。

该同志在长期参加全国、省、市、县的比赛中,擅长加强理论学习和同行交流,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积极将绿茶、红茶制作新技术用于茶叶加工实践,推动平昌县茶叶加工技术持续发展。“贾阁峰”手工雀舌,采用清明前优质茶芽,经手工工艺加工。外形翠绿挺直,白毫显露,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绿亮,香气清高,滋味醇爽,回味甘甜。贾阁峰手工甘露,选用明前优质新鲜单芽,经杀青、摊凉、揉捻、做形、烘干、提香工艺,外形蓬松,白毫披身,香味馥郁、叶底明亮。贾阁峰高山毛峰,采用一芽一叶为原料,经杀青、回潮、揉捻、理条烘干,提香等工艺,达到外形紧直匀称,香高味浓,汤色嫩绿明亮,回味悠久。经过长期研发制茶技艺不断提高,“贾阁峰”商标品牌绿茶“问月”获毛峰类“天府名茶”金奖,绿茶雀舌“听涛”获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第二届非遗斗茶大赛(绿茶.听涛)金奖。2016年9月获“中国职业技能大赛第四届四川省茶产业职业技能大赛”获三等奖。2020年10月获“平昌县第四届职工技能(手工茶)竞赛”一等奖。2021年获“平昌青芽杯首届手工制茶大赛”一等奖。2022年天府龙牙杯获“四川省扁形茶绿茶手工制作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二等奖”,“2022年川渝地区茶叶产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荣获2023年“巴中市第二届茶叶产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茶叶加工工项目(手工制绿茶)比赛二等奖,获“国家农业部第五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优秀奖”。所在公司以翻身村基地为依托,辐射老鹰社区、龙关居委会、红岩等村,长期为村级指导茶叶种植、管理技术。解决了老百姓鲜叶收购问题,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出好力,服好务。参加了2024年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组织的农业产业领军人才川猪、牛、羊(禽)增量提质现代化养殖与种养循环省级调训班培训学习,更加坚定了从事农业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在长期从事茶叶生产中培养茶叶专业合作社两个,家庭农场两个,带徒10余人,培训茶叶加工人才上百人,对平昌茶叶生产做出了很大贡献。


李超事迹简介

李超,1986年6月出生,汉族,大专学历,工程师、二级建造师,现任平昌港华管网工程部经理,深耕燃气行业15年。

在燃气管道安装领域,李超成绩斐然。参与小型社区燃气入户项目时,面对复杂环境,他精心规划管道走向,采用先进焊接工艺处理接口。平昌县城近6万用户燃气安装项目,全面参与设计施工验收,经他手的项目,燃气泄漏风险趋近于零,安装工期平均缩短20%。大型商业综合体燃气管道安装工程挑战重重,李超负责统筹。前期图纸会审,他提出优化意见超10条,有效避免管道与其他设施冲突。施工中,面对高空作业、大口径管道吊装等难题,他制定详细方案,严格把控坡度、间距等参数。经他主导的项目,燃气供应稳定性达99%以上,为商业运营筑牢能源根基。近15年来全面参与平昌城区城市燃气300公里主管网铺设项目,施工环境复杂。李超带领团队运用先进探测技术,精准定位地下障碍物,合理调整路线。穿越特殊地段时,采用定向钻、顶管等技术,减少对周边环境和交通的影响。同时,他完善安全制度,强化人员培训监督,保障项目安全高效推进。

2024年率队获"四川省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创新工作室获评"巴中市模范职工小家"。7年蝉联公司"优秀员工""最佳管理者",李超以"匠心铸管网,热血保民生"为信念,用15年坚守诠释燃气人的责任担当,为保障区域能源安全作出突出贡献。


李林峰事迹简介

李林峰,男,汉族,出生于1986年1月,大学本科,工程师,就职于四川华油中蓝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担任机动部部长,从事企业生产管理工作十余年,擅长LNG生产设备设施及能源消耗管理。

李林峰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长期在生产一线从事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及能源消耗管理工作。他利用丰富的现场经验,结合生产实际,牵头开发公司级联液化生产能源消耗管理平台、组织实施进口核心设备电动机转子铁芯齿压圈的技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利用能耗管理平台,优化生产,提高能源利用率5%以上。

组织攻克进口设备备品备件的国产化替换,解决卡脖子难题,年节约备品备件费用200余万元,同时缩短了供货周期,降低运行管理风险。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充分研读电力政策,收集大量的供用电市场数据,通过每年的电力市场化交易,为企业争取可靠的供电保障和最优的市场价格,横向对照企业用电成本降低10%以上,大大提高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号召全体员工开展岗位练兵,分享岗位经验,实施降本增效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公司各项生产运行指标持续优化,未发生一起较大的安全生产事故。带领团队先后获得“全国模范职工小家” “四川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刘永东事迹简介

凌晨四点,大巴山还浸在浓黑的夜色里,江口醇酒厂的窖池车间已亮起一盏昏黄的灯。一个身影弓着腰,贴着窖池边沿,用手背轻轻摩挲温热的窖泥——这是刘永东同志每天的“必修课”。“窖泥要像婴儿的脸,温热湿润但不能烫手。”他常对徒弟念叨这句话,仿佛那些沉默的泥窖是会呼吸的老伙计。“窖池认得人,你得天天见它”。

1998年,刚毕业的刘永东同志被父亲拽到酒厂:“想学酿酒?先当三年学徒!”他跟着老师傅们踩曲、翻糟,手掌被竹篾划得满是血口子,高粱壳钻进衣领刺得浑身发痒。老师傅说:“窖池认得人,你得天天见它。”这句话他记了二十多年。如今已是酿造管理部经理的他,依然每天雷打不动地巡窖。2021年寒冬,3号老窖池突发异常升温,他裹着棉大衣在零下5℃的车间守了三天,每隔两小时测一次温度,硬是靠增减稻草厚度把温度稳住了。“这些窖池比我爷爷岁数都大,得当成老人伺候。”他搓着冻僵的手说。

在满是电子检测仪的车间里,刘永东同志总揣着个褪色的笔记本。翻开泛黄的纸页,密密麻麻记着“立春窖温32.5℃,酒醅有梨花香”“谷雨西南角窖泥泛白,补黄荆叶汁”之类的字迹。他说:“机器能测数据,但闻香、摸醅、听酒花的本事丢不得。”去年新来的大学生用光谱仪分析酒醅,他抓起一把醅料捏了捏:“水分多了半成。”仪器复测果然偏差7.3%。徒弟问他诀窍,他摊开长满老茧的手掌:“这双手摸过的酒醅,少说也有上千吨。”

酒厂后山有片专属的“泥塘”,刘永东同志每周都要去挖泥。蹲在地里扒拉泥块的样子,活像个老农。“好窖泥得有三色——黑如漆、红如血、黄如金。”他捏起一撮土对着太阳瞧,“大巴山的土养得出这种泥,外地人拿配方也仿不来。”2016年暴雨冲垮泥塘,他带着工人们打着手电抢救窖泥,裤腿裹着泥浆在雨里泡了整夜。第二天发着高烧还念叨:“那批泥里养着三十年的老菌群,比黄金还金贵。”

车间的年轻人怕他,也敬他。新来的学徒倒糟不均匀,他抄起木锨示范,八十斤的酒醅在空中划出弧线,落地均匀得像是用尺子量过。“手腕要松,腰杆要绷,眼睛看三寸远。”这话和二十年前老师傅教他时一模一样。他给每个徒弟发个搪瓷缸:“每天接半杯新酒,标上日期,三年后再喝。”有徒弟偷偷倒掉酸涩的头酒,被他逮个正着:“没有尝过苦酒,哪懂什么是好酒?

厂里搞智能化改造那年,所有人都劝他“该享享福了”。他却主动揽下最累的活——给每口老窖池建“健康档案”。几百多口窖池,他带着人一口口测量尺寸、记录菌群,发现3口民国年间的窖池壁有裂缝,硬是守着工人用古法糯米灰浆修补。有人笑他死脑筋,他指着屋檐下的燕子窝说:“老房子要有人气,老窖池得有人味。”

傍晚的酒厂飘起细雨,刘永东同志蹲在窖池边,掬起一捧酒糟深深吸气。二十四载春秋,这个从学徒一路走来的酿酒人,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姿势——弯腰、低头、贴近泥土。或许正是这份扎根大地的笨功夫,才让江口醇的酒香,在岁月里愈酿愈醇。


彭彬事迹简介

彭彬,男,汉族,1983年3月出生,硕士研究生,正高级兽医师,平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擅长动物疫病防控,兽医实验室检测业务工作,从事本工种15年。

彭彬同志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负责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县级兽医实验室的运行管理,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及指导等工作。

积极致力于将动物疫病防控的最新研究与我县散养生猪免疫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相结合,适时提出生猪强制免疫“321”免疫法。2013年起为解决生猪强制免疫病种多、工作量大及免疫密度不足等问题,用3年的时间主导并验证了生猪“321”免疫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免疫后的各病种指标均达到并超过国家相关标准要求,2015年经县主管局审核同意后在全县散养农户生猪强制免疫工作中推广使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负责县级兽医实验室的运行管理工作,分别于2013年和2021年圆满完成县级兽医实验室“血清学”和“非洲猪瘟病原学”检测能力提升工作,并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完善和提升,将为动物疫病的科学防控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数据支撑。

积极参与相关科研推广项目的工作,先后参与“巴山土鸡保种选育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镇龙山瓦灰鸡保种选育技术集成与示范”及“生猪提质增效和粪污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协同推广应用”等项目的推广及研究工作。积极学习畜牧兽医新技术,新成果并将其运用于指导实际工作。认真学习总结相关知识,公开发表《四川省黄鳝体内寄生蠕虫感染状况调查》、《林下养鸡寄生虫病防治》、《牛羊常见寄生虫病防治》、《獭兔药物中毒诊断》《非洲猪瘟疫情下生猪散养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学术论文18篇。

2014、2016、2017三年获县主管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表彰。2018年和2020年参加巴中市动物防疫职业技能竞赛选拔,获得资格代表巴中市参加全省的动物防疫职业技能竞赛决赛。2019年和2024年参加全市兽医实验室检测技能竞赛选拔,获得资格代表巴中市参加全省的兽医实验室检测技能竞赛决赛。2018年度,获巴中市总工会、巴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巴中市农业局等六家单位联合表彰的“巴中市首届巴山工匠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个人二等奖表彰。2021年四川省兽医协会表彰的2020年度全省兽医协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21年获巴中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巴中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巴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巴中市农业农村局等8家单位联合表彰的“巴中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杨川事迹材料

杨川同志于2017年7月参加工作,作为县级医院引进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当时他没有甘于现状、得过且过随大流;而是继续坚持学习进步,并通过个人不懈努力于2019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取了河北医科大学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师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河北医科大学校长王宝山教授。在有名师作为博导的情况下该同志本可以在大城市教学医院长足发展,但2022年6月博士毕业后毅然选择了曾经工作过的贫困县级医院!该同志从上班以来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在县级医院里完全没有博士的“帽子”,凡事亲力亲为真心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从毕业到现在短短二年时间共收获患者赠送锦旗6面、表扬信3封,建立了两个医患交流微信群,共完成医疗新技术二十余项,巴中市首例十余项,其中人工听小骨植入、下咽肿物切除、茎突过长、带蒂皮瓣等手术的开展填补了县级医院的空白;另有喉气管狭窄重建、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DrafⅢ额窦手术、经口甲舌囊肿切除、扁桃体部分切除、穿颊器辅助经口下颌骨升支骨折切开复位、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下鼓室成型等手术在巴中市内实现了由“跟跑”到“领跑”的迈进,科室业务得到了良性可持续发展。因此,该同志在2023年中国医师节被平昌县委县政府授予“最美医师”;在2024年平昌县举行庆祝第七个中国医师节文艺晚会上作为优秀医生代表被现场表彰。

2023年12月该同志作为全省耳鼻咽喉领域唯一县级代表(巴中市唯一代表)参加全省青年医师病例大赛并荣获三等奖,此举并破例让省医师协会临时增加平昌县人民医院为“优秀组织奖”的荣誉。同时,鉴于儿童耳鼻咽喉疾病管理混乱、治疗欠规范、首诊科室盲目等问题,在该同志的积极推动下平昌县人民医院成立了达、巴地区综合医院首家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切实为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儿提供了规范、有效的诊疗便利。也因此于2024年4月该同志被四川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当选为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2024年6月河南籍患者因“舌骨大角综合征”慕名求医,该事件称为“一场奔赴一千多公里的就医之路”,被“平昌发布”、“学习强国”和“人民网”广泛报道,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此外,该同志在科研方面也带领医院实现了县级医院科研零的突破,现主持《四川省医院协会2023年度县级医院科研专项资金立项项目》一项、《四川省医院协会2023年四川省院前急救管理科研项目》一项,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已立项申请发明专利一项、新型实用专利五项;同时,该同志敬业奉献,一心为民,在科室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上做出显著成绩而被巴中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授予“巴中好人”(敬业奉献类),被中共巴中市委组织部授予巴中市党员教育师资库讲师,被中共平昌县委统战部授予“最美统战人”称号。


詹灿事迹简介

詹灿,女,1986年2月生人,汉族,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专业,工程师,先后从事采油工、动态分析、责任工程师、技术员等工作,现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巴中分公司技术组组长,她以精湛技术为根基,融技术与管理于一体,践行“举旗立标闯川渝,三老四严铸品牌”理念,成为川渝探区页岩油气开发的“技术尖兵”。

勤学苦练奠基石,技术筑基显锋芒。2022年詹灿随队进驻川渝探区,面对全新的页岩油领域,她潜心研学,带领技术组主动对接西南石油大学和西南油气田,请石油专家、大学教授讲课,多次到当地的川中油气矿和川东北气矿现场跟班学习。全面收集涵盖钻井、测井等14大类23928个文件的基础资料,逐步掌握川渝探区地下油气藏地质特征。她主持参与的三项成果获得厂级以上奖励,平安1井单井分析获得大庆油田公司单井分析大赛二等奖。

创新管理树典范,实践探索见真章。开发对象从常规油走向页岩油和致密气,这在大庆老区是没有接触过的新领域。詹灿作为技术组长,深感重任在肩。分公司60口井的开发数据全都装在她的心里,每一刻的产量变化都牵动着她的神经。平安101井试采初期,产量变化比较大,几次调整油嘴效果都不理想。为了取得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制定合理的生产制度,詹灿把办公室搬到了井场上,和现场的管理人员一起,连续一周对这口井进行跟踪计量,动态优化油嘴尺寸,制定稳产方案,实现单井49天连续高产稳产运行,见到了良好的效果。

科研攻关破难题,上产路径展新篇。2025年2月,油田重点项目平页1先导试验区投产,初期出现生产不稳定,采出液乳化,含水波动大等情况。詹灿带领技术组密切跟踪,采用离心法及时高效识别乳化程度,并与设计院合作开展破乳试验,有效解决采出液乳化问题。制定含水化验制度,组织开展连续化验含水,完成井口样品化验检测2000余次,确保外运油质合格。创新实施“综合计量法”,准确求得单井产量,为下一步的储量提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她还组织进行区块页岩油勘探开发潜力和生产参数优化两个项目技术研究,进一步探索页岩油气开发规律,为区块规模建产、效益建产提供技术引擎。

三载川渝奋战,詹灿带领团队推进勘探开发一体化,助力巴中分公司产量持续攀升。其以技术为尺,以责任为笔,为大庆油田“百年基业”注入接续力量,在巴蜀大地书写新时代石油人的奋斗诗篇。


张家天事迹简介

张家天,男,汉族,中共党员,1980年3月出生,四川秦巴鸿源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国家一级/高级技师(评茶员),四川省制茶大师、四川省评茶大师。自投身茶叶产业以来,我始终怀揣着对茶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致力于推动茶叶加工技术创新与产业振兴,在茶的世界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一、扎根基层,匠心启航

张家天同志自投身茶行业以来,他秉持“一片叶香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的初心,从基层施工员起步,二十余年如一日深耕茶叶领域,逐步成长为行业领军人物。现任四川秦巴鸿源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兼任平昌县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平昌县茶叶协会会长等职。他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产业振兴为己任,带领团队攻克难关,推动平昌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创新技术,振兴产业

作为技术带头人,张家天同志始终将科技创新视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他带领团队历时多年研创“青芽茶非遗制作工艺”,成功将传统制茶周期缩短30%,成品率提升至92%,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他主持制定的《青芽茶加工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成为川茶工艺升级的重要标杆。在他的推动下,平昌茶叶年产值突破2亿元,“秦巴鸿源”品牌荣膺“四川十大茶叶企业”,其个人于2022年入选“精制川茶十大优秀企业家”,2024年更斩获“四川省制茶大师”“四川省评茶大师”双料荣誉,成为省内茶行业技术创新的典范。

三、心系乡村,富民增收

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张家天同志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牵头实施“万企兴万村”项目。他创新“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技术培训、订单收购、利润分红等方式,带动平昌县金宝街道5000余户茶农年均增收8000元,累计创造就业岗位1200余个。2021年,他因贡献突出被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表彰为“优秀致富带头人”;2023年,获评“平昌县万企兴万村行动先进个人”。他常说:“茶产业的根在乡村,只有让茶农富起来,产业才能真正强起来。”

四、传承文化,培育人才

张家天同志深知,茶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他建立“师带徒”培养机制,亲自传授非遗制茶技艺,累计培养县级非遗传承人3名、技术骨干50余人。他多次赴浙江、北京、厦门等地参加行业交流,在2021年“川酒川茶全国行”杭州站品鉴会上,其组织的活动获评“优秀组织奖”;2024年,他在“乡村会客厅,同心帮扶茶香四海”论坛中作为特邀嘉宾,分享产业升级经验,为川茶走向全国搭建桥梁。他的事迹被《四川日报》专题报道,2024年入选“平昌县第三届最美统战人”,成为践行“三茶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战略的标杆人物。

风雨兼程十五余载,张家天同志以实干诠释初心,以创新引领发展,以情怀反哺乡土。他既是技艺精湛的制茶大师,也是心怀家国的产业振兴先锋。在他的带领下,平昌茶产业正朝着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的方向稳步迈进,一幅“茶业强、茶农富、茶乡美”的画卷已徐徐展开。


张小洪事迹简介

张小洪,男,汉族,1986年6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副高级工程师、技师,国网平昌县供电公司镇龙供电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擅长创新及安全管理,从事基层安全工作10余年。张小洪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取得《一种10kv架空配电线路新型防雷装置》、《一种电力安全生产专用激光报警装置》、《一种35kV及以下的线路单杆用加高顶架》、《一种电力安全施工用作业平台》、《一种电力安全稳定装置》等多项国家新型实用专利,先后荣获四川省青年岗位能手、巴中金牌工人、巴中市劳动竞赛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18年3月,成立了以省公司“双千”人才张小洪为带头人的职工创新工作室,为广大职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创新创效提供平台。目前,工作室有成员38人,主要为公司业务骨干和青年职工。张小洪同志积极进取、攻坚克难,带领创新工作室职工在安全生产、优质服务方面努力探索,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瓶颈,截至目前,共发布QC成果16项、创新成果5项、取得新型实用专利8项。研发的《“平安在线”现场施工管控平台》自应用以来,已为公司创造效益100余万元,《缩短抢修工单时长》、《新型条码识别工具》等优秀成果的发布,极大的提高了公司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工作效率。


张铸事迹简介

张铸,男,汉族,1976年9月出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担任四川九正鼎盛城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擅长公路桥梁设计和工程管理,从事本工种28年。

张铸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取得“父亲原乡”注册商标产权43项,取得“旅游公路交互式导览方法及系统”和“适用于道桥工程的处理方法及装置”2项发明专利产权。截至目前,带领员工实施了省道304线通江-大坪(南部)公路平昌段建设工程、省道101线成(都)镇(巴)公路平昌段(悦中至江陵庵段、邱家至望京段)建设工程、平昌县城市智慧公交建设项目、平昌县金宝新区至青云镇公路改建工程、桥河沟水库建设工程、平昌县2024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等14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了响滩中学教学及辅助用房建设项目、平昌县2023年土地整理补充耕地整改工程、平昌县2024年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拆旧复垦工程等10个项目;解决了御龙公馆、春光苑商业步行街三期项目、平昌县黄滩坝医疗科技产业园B区建设项目等3个遗留问题项目。所有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均无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荣获2008-2012年县委、县政府表彰的“交通建设先进工作者”,2023年巴中市政府表彰的第三轮交通大会战“先进个人”。



附件2:

“巴中工匠”推荐汇总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政治面貌

工作单位

行业

工种

从事此工种年限

学历

职称及技能等级

备注

1

苟邦城

中共党员

平昌县贾阁峰茶业有限公司

食品制造

茶叶加工

30

高中

二级技师、四川制茶大师、四川评茶大师

2

彭彬

中共党员

平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动物防疫与检疫

动物防疫

15

研究生

正高级兽医师

3

张家天

中共党员

四川秦巴鸿源茶业有限公司

食品制造

茶叶加工

15

大学

本科

一级/高级技师、四川制茶大师、四川评茶大师

4

杨川

群众

平昌县人民医院

医疗卫生

临床医生

8

博士研究生

主治医师(已取得副主任医师资格)

5

张铸

中共党员

四川九正鼎盛城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交通工程

管理层

28

大学本科

高级工程师

6

李超

党员

平昌港华燃气有限公司

城市燃气

燃气管道设计

15

专科

二级建造师、燃气工程师

7

李林峰

中共党员

四川华油中蓝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燃气生产与供应业

电工

15

本科

工程师、高级

8

张小洪

中共党员

国网平昌县供电公司

电力

电力机务员

10

大学

副高级

9

刘永东

群众

四川江口醇隆鼎酒业有限公司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

酿酒

33

高中

2023年市工人先锋号

2024年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

10

詹灿

中共党员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巴中分公司

石油

采油气

17

大学本科

工程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