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山镇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草案)
——在元山镇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王 敏
2021年10月25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各位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我镇历史上极不平凡、极为重要的五年。面对脱贫奔康的艰巨任务,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对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主席团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镇人民,保持专注发展定力,积极应对风险挑战,较好完成了镇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确定的目标任务,奋力书写了“福寿乡村·魅力元山”建设的崭新篇章。全镇农村经济年均总收入提升至3.7亿元,增长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至1.6万元,年均增长10.9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至1.4万元,年均增长13.95%。
这五年,是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民生福祉显著提升的五年。
脱贫目标全面实现。100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981人全面脱贫,贫困村佛岩村、新兴村、石寨村全部退出摘帽,贫困发生率实现彻底清零,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国家脱贫攻坚普查等各级检查。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超六有、一低五有”目标,集中实施危房改造1587户、易地扶贫搬迁250户799人,新建新兴、佛岩等4个聚居点,新建、改建阵地5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低保兜底应保尽保,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各项脱贫硬件、软件指标全面达标。五年攻坚、五年奋斗,全镇上下时时刻刻都在谋脱贫、思脱贫、战脱贫,众志成城、不胜不休,用艰辛付出、艰苦奋斗和责任担当,打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圆满实现了脱贫梦想变成现实的伟大胜利。
民生保障扩面提质。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五年来,11658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全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 %较低水平;医疗保险平均覆盖率达城乡居民2万余人,参保率达97.9%;高龄老人、特困供养、困境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得到有效救助;超额完成县下达征兵目标任务,走访困难退役军人300余人次;完成村(社区)十届、十一届换届和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第七次人口普查登记。
社会事业不断改善。突出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软硬件建设,完成元山小学教师公租房1600平方米、学生宿舍1200平方米、中心幼儿园1100平方米设施建设;全镇3岁幼儿入园率达95%,5岁以上幼儿入园率达100%,基本消除适龄儿童辍学。元山卫生院、张公卫生院医疗水平、设施设备不断改进提升,全覆盖完成各村(居)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成功建成全县首个乡镇AAA级预防数值化门诊,全镇基础医疗、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救灾救济等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全面改善。
这五年,是产业培育卓有成效、经济支撑持续壮大的五年。
富民产业逐步壮大。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兴镇战略,深入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五年来,全镇从成都、简阳等地引进业主,成立秦巴东升寿桃种植等62家专业合作社,投资近7000万在全镇规模化打造一万余亩水果、蔬菜、中药材等产业集群,以寿桃为主的特色水果产业突破8000亩,省农科院桃树育苗基地在原佛岩村挂牌成立,建成市级重点项目—县农副产品交易中心,130吨冷藏库投入使用,初步形成集产销加工和冷链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产业业态不断创新。践行品牌化发展理念,全镇水果产业统一注册“优果壮元”商标,元山水蜜桃成功入驻天猫“平昌原产地商品官方旗舰店”并启动淘宝直播活动,实现线下线上同质同步销售,年均成交量达2000公斤。完成插旗山景区建设,福寿老人、文化广场项目建成投用,招引婚纱摄影基地落户景区,连续举办3届福寿运动会、3届福寿桃花节和首届文旅周活动,连续3年被确定为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赛段,借力产旅融合累计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福寿乡村·魅力元山”名片越来越靓。
集体经济突破发展。以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扶持薄弱村、壮大富裕村为目标,通过精准施策、典型示范、组织引领、激励奖惩,依靠“村企合作”等各类形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成立“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吸引业主投资建成广东温氏、旺金建材、巨利宝商贸等10余家企业,全镇土地租金、服务费等集体经济年总收入突破50余万元,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明显。创新“支部+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大业主带小农户,农户成功通过入股分红、园区务工、土地转租等渠道增加收入。
这五年,是基础建设加速提质、镇村面貌大为改观的五年。
基础建设不断夯实。深入实施交通大会战,全镇村道路新建加宽38.94公里、硬化社道路46.35公里,新建产业路76.7公里,院户路74公里,外达内畅的交通格局整体形成,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彻底打通。实施元山集中连片骨干供水工程,完成集中供水23处,分散供水95处,新建、整治山坪塘、微水池360余口,整治渠堰800余米,完成兴元水厂建设,实现“毛细血管”到户,城乡一体化供水基本覆盖全镇。实施农网改造820户,新增1500KVA变压器15台,村村全覆盖实现通天然气,广播电视、网络信号户户达标。
场镇功能明显增强。围绕“扩框架、强配套、补短板”的思路,千方百计争取资金启动场镇新街和S304过境路建设,完成场镇路灯改造升级300余盏,安装安全防护栏1200余米,新建花箱、花台130余个,设置场镇户外广告新媒体大型LED电子显示屏,场镇绿化、美化、亮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成立场镇治安、交通巡防队伍,增设场镇巡逻车,科学划分停车位200余个,28个监控点位投入使用,场镇摊贩经营、车辆管理规范有序;完成农贸市场经营场地改造724平方米,完善市场下水管网、检测设施等附属设施,农贸市场环境全面改善。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完成120平方米秸秆碳化厂基础建设;投资1700万元建成1000m³/d污水处理厂,场镇污水排放问题得以彻底改善。强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900余口厕所(化粪池)改造,基本实现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田残膜资源化利用;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养殖、水源等面上环保问题整治成效明显;新建垃圾中转站、垃圾池60余个,全镇垃圾收储运管理机制逐步健全;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镇环境面貌显著改善,成功创建全国卫生镇。
这五年,是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发展活力充分释放的五年。
开放合作持续深化。以招商引资、回引创业为抓手,通过乡友会、小分队对接回引在外成功人士90余人,引进童香食品公司等优质企业,成立林果、中药材、养殖等合作社20余个,实现总投资2000万元;元山商会规模不断扩展,发展会员130余人;围绕福寿文化内核,从山西、成都、重庆等地引进业主26个,创建合作社11个,总投资5000余万元。开放合作的深化,招商引资、回引创业工作成效的不断显现,不断催化我镇现代产业基础的建立和产业体系的构建,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重点改革纵深推进。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产权抵押融资、不动产统一登记等改革稳步实施。圆满完成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建制村(居)由16个减少至9个,村(居)民小组由130个减少至92个,有效解决了干部群众关心的新村命名、债权债务、三资管理等问题,真正实现了资源配置更合理、公共服务更均衡、基层治理更精细,为推动元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组织基础。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坚持“放管服”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改革纵深推进,完成村级便民服务点规范化建设,平台政务服务事项按时办结率100%,“网上办”“一次办”“最多跑一次”实现三个100%,新增市场主体100余户。全镇9个村(居)均配备专(兼)职便民服务站长,严格执行便民服务中心“带班+坐班+代办”制度,提供“随时办”、“上门办”等服务,真正解决了基层群众办事路途远、费时长等难题。
这五年,是社会治理持续加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五年。
民主法治不断强化。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红白理事会监督约束作用,村民自治在遏制酒席风气、脱贫攻坚、新冠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得到有效凸显。坚持评孝道树家风,开展“好媳妇”“好公婆”“五星文明家庭”“脱贫攻坚之星”等先进评选,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坚持会前学法制度,搭建法治宣讲、信息公开、民事调解“三个平台”,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成功举办普法培训班5次,专题宣讲活动21场,免费为贫困群众提供法律援助30余次。
稳定底线筑牢夯实。健全“大调解”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立镇、村、组、户网格化管控机制,通过大接访、大走访、12345等平台受理解决各类诉求800余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推进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常态开展食品药品、生态环境、森林防火、道路交通等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300余起,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纵深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各类乱象整治,多渠道征集排查线索,多举措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平安元山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疫情防控全面胜利。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以超常规举措加强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场所、重点人群排查管控,牢牢守住第一道防线,有效遏制疫情输入扩散,最大限度保护了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持“战疫”“战贫”两手抓,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实现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推进新冠疫苗接种,第一、二针剂累计接种20000余人次,全镇人民群众健康屏障进一步筑牢筑实。
这五年,是行政效能显著提升、能力建设不断增强的五年。
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我们积极顺应时代要求,主动适应科学发展,切实回应群众意愿,努力建设服务型、效能型、法治型、廉洁型政府。巩固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加强政府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素质建设、能力建设,形成作风扎实、崇廉尚实、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依法行政持续深化。始终以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推进政府工作,常态坚持会前学法,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实行全过程法律审查,有效杜绝越法而治、违法而行。推行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网上运行,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坚持“三重一大”决策报请镇党委审定,主动接受镇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办结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00余件。
廉洁建设深入推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政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强化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项目、重点对象行政和审计监督,对脱贫攻坚、低保评定、退耕还林、耕地地力保护等涉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开展常态督查,推进脱贫攻坚项目跟踪审计,实施存量债务挤水分,“三公”经费持续下降;严格落实“两准则”“四条例”、中央八项规定等各项纪律要求,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档案、统战、邮政、信用社、供销社、电信通讯等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各位代表!五年历程充满艰辛,五年成就来之不易。过去五年,全镇上下凝心聚力,担当实干,创新创造,元山经济更加繁荣、乡村更加美丽、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为“十四五”创新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靠的是镇人大严格监督和鼎力支持,靠的是各位代表、各位同志的关心关怀,更凝聚了全镇人民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五年的丰富实践,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任何时候都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工作实践,着力强化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任何时候都必须凝心聚力抓发展,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发挥优势、补齐短板、突破瓶颈,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在做实基础、做优环境、做强产业上用心用力、突破突围,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谱写元山新篇章。任何时候都必须真抓实干强担当,始终把勤勉尽责作为第一追求,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自觉践行“忠诚、担当、干净”的要求,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和钉钉子的精神,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任何时候都必须秉持真情为民生,始终把为元山人民谋福祉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就业保障、公共设施等民生事业上加大投入力度,用真真切切的民生成效凝聚民心、集聚民智、汇聚民力,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仍然存在的风险和挑战:元山发展经济总量不大、产业质效不高、后劲发展不足的现状仍然没有根本改变;发展内生动力不强、发展支撑基础不实、发展方式方法不新的困境仍然没有根本改变;民生改善仍有不足,“愁钱”和“筹钱”面临的压力较大,政府债务化解还要持续用力,防范风险和推动发展的压力双重叠加,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掣肘和瓶颈;政府自身建设特别是少数干部改革创新、服务群众、狠抓落实的本领有待增强。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保持更加清醒的头脑,更加坚定的意志,更加专注的定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做到不辱职责使命,不负元山人民重托!
今后五年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期,高质量发展将是第一要务,经济建设仍然是兴镇之要。站在新起点,展望新征程,面对发展基础条件、外部环境、比较优势和发展要求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紧紧扭住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科学研判发展大势和风险挑战,推动元山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圆满实现镇第六次党代会规划的目标任务和宏伟蓝图。
站在新起点,展望新征程,我们必须敏锐抢抓乡村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省委出台五大经济区“十四五”规划;市委提出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战略目标,我们将会与全市、全县一道迎来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机遇。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一系列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的政策红利必将惠及人民群众,改善民本民生、改变镇村面貌的政策性机遇将更加持久。这些国家和省市县的战略实施,必将为元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站在新起点,展望新征程,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比拼赶超跨越的强劲势头。“十三五”时期,全县集镇快速发展,多地旅游目的地建设如火如荼,土兴乡村振兴示范镇成效明显,白衣、驷马、响滩、镇龙都在为建设县域经济副中心而努力,元山各项比较优势不再明显;今年是“十四五”规划起步阶段,各地都在谋新策、出新招、走新路,稍不留神差距就会越拉越大,能否在多点多极、百花齐放的竞争态势中得一席之地,这既考验我们的能力,也检验我们的状态,我们必须自觉强化忧患意识,真抓实干、主动作为,才能在竞相发展的浪潮中把元山推向前进。
站在新起点,展望新征程,我们必须正确处理防风险抓发展的重要关系。前些年元山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积累了一些产业发展、政府债务、信访稳定等领域的风险和问题。我们要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政治要求,在抓好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聚力抓好风险防范,正确处理好“求稳”与“求进”、“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切实把积累的矛盾处理好,把遗留的问题解决好,把发展的态势保持好,把未来的路径优化好,这样我们推进元山高质量发展才有希望、才能实现。
各位代表!研判形势是为了把准方位,分析机遇是为了增强信心。立足新起点、新征程,只要我们理性看、务实干,就一定能在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就一定能不负县委、县政府的嘱托,就一定能不负3万余元山人民的期望!
未来五年,镇人民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省委十一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和“三市两地一枢纽”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县委“三县两地一门户”战略目标和“防风险、强信心、促转型、开新局”12字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乡村振兴、风险防范、产业提质、基础建设、生态环境、开放合作、民生改善、基层治理“八大重点任务”,着力扩大经济总量、建强产业支撑、强化创新推动,努力打造产业兴旺、镇村繁荣、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魅力新元山。到2025年,实现全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11%。为此,我们必须扎实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第一,聚焦脱贫成效巩固,致力乡村振兴发展开新局。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中央“五年过渡期”和“四个不摘”要求,对全镇居民收支、饮水安全等情况开展跟踪监测,做好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困难户的监测预警,全力夯实“两不愁三保障”基础,防止返贫和新增贫困发生。建立特色产业利益联结脱贫户机制,将短平快产业作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精准延续教育、医疗等惠民政策,持续增强全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强化攻坚结对帮扶。保持现有帮扶政策、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充分整合各类帮扶力量,继续发挥结对帮扶的促进作用,因户施策、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等工作;对全镇的脱贫监测户、易致贫边缘户、突发困难户增加帮扶力量,并“一户一策”制定帮扶措施,实行动态管理。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中之重,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抓好撤并建制村畅通工程、清洁能源入户工程、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五大工程”,推进农村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厕所革命“三大革命”,深入开展村庄建设行动和村庄清洁行动,争创乡村振兴示范镇。
第二,聚焦产业提质增效,致力培育镇域经济新支撑。要促进产业效益提升。推进产业发展由“数量”向“质效”转变,提升产业管护质量,补齐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县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兴隆冷链物流仓储建设项目,打造产、供、销、加工于一体的成熟产业体系。坚持品牌引领,强化市场营销,真正发挥“优果壮元”商标品牌效应。要推进产旅融合发展。规划建设插旗山—复兴—新兴以樱桃、寿桃、脆李为主的休闲采摘旅游经济带、通木—长城—寿南山以乡村田园为主题的观光旅游经济带,打造“休闲、康养、游玩”和“摘鲜果、游山水、品农趣、养身心”旅游活动品牌。要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稳步实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鼓励农户积极参与产业经营、管理和劳务输出,带动群众稳定增收。加强集体经济管理和规范化运行,鼓励拓宽经营思路,盘活闲置资产资源,进一步提升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第三,聚焦基础建设提升,致力实现城乡面貌新改善。要优化场镇建设。全力推动城乡社区协同发展,形成区域互联互通、功能各有侧重、基础配套完善、公共服务齐全、吸附辐射兼顾的发展格局。以S304线场镇过境路建设为依托,推进场镇新街建设、新区打造,进一步完善文化广场、停车场、步行街等公共服务设施。要构建便捷交通网络。持续巩固“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优化全镇路网结构和交通组织,力争在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社社通”和“户户通”;加快实施撤并建制村畅通和加宽工程,推进各村招呼站建设;所有建制村实现村级物流节点全覆盖,持续完善乡村客运综合服务体系。要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加快城镇给排水、污水、燃气、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网的建设和改造,补齐饮水安全保障能力短板,健全基层供销社为农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养老育幼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日间中心功能配套,巩固完善儿童之家,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第四,聚焦民本民生改善,致力回应人民群众新关切。要改善生态环境。扎实抓好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严格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加强城镇和农村环境治理,加快推进张公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场镇污水处理运营管理机制。要发展公共事业。推进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建设综合文化广场等文体设施和群众娱乐休闲场所,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大镇中心卫生院建设力度,加大村(社区)卫生室建设和硬件设施的投入,提高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要强化民生保障。探索构建社区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元山敬老院养老服务承载能力。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解决好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申办等问题,落实好农村低保、贫困救助等各项惠农惠民政策,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第五,聚焦改革开放合作,致力激活创新发展新动能。要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巩固好扩权强镇改革试点成果,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和股权量化。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做好做实并联审批工作。加强镇便民中心、社区便民服务站、村便民服务点标准化建设,在下放的乡镇行政审批权内,集中窗口力量、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企业、方便群众的能力水平。要加大招商回引力度。多领域、多渠道、多层次吸纳产业发展所需的信息、技术、平台、资金和人员,真正打造元山致富沃土、投资洼地。采取政策回引、机制回引、项目回引“多条腿走路”方式,让更多的农民工回乡发展产业,让更多的在外知名企业家回乡开办企业。
第六,聚焦和谐稳定环境,致力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要深化平安元山建设。坚持以底线思维保稳定促和谐,开展化解信访矛盾攻坚行动,从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认真做好防汛减灾、地质灾害、道路交通、食品药品、森林防灭火等领域安全工作,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要创新基层治理。传承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建强农村带头人、基层治理人才、社区工作者“三支队伍”,深化“四议四调四评”基层治理、“党支部+村民说事会”等机制,探索矛盾多元化解机制、乡村(社区)立体管理机制,创建一批基层治理示范村(社区)。要深化群众自治。积极发挥群众自治优势,持续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完善“一约七会”自治机制,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形成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第七,聚焦政府自身建设,致力展现干事创业新风气。新常态、新形势、新挑战,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宗旨意识、法治意识,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要坚持科学施政。坚持谋发展、做决策、抓工作始终立足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尊重发展规律、客观规律,促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依法行政。始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持项目“五大风险”防范制度和跟踪审计制度,刚性落实“四个一律不得实施”要求,确保依法依规实施项目。要坚持高效理政。培育“抓落实”的文化,营造“抓落实”的环境,健全“抓落实”的制度,切实做到担当责任抓落实,深化作风抓落实,创新方法抓落实,着力提高政府效能。要坚持从严治政。落实“去三化、促三实、强三力”作风要求,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厉行勤俭节约,从严控制“三公”费用支出,切实降低行政成本;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驰而不息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环境。
各位代表!时代眷顾奋斗者,星光不负赶路人。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砥砺前行,为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美好篇章、加快元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
2.“一超六有”、“一低五有”: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住房安全保障、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贫困村推出标准:贫困发生率低于3%,有集体经济收入、有硬化路、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通信网络。
3.“厕所革命”:对发展中国家的厕所进行改造的一项举措,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任务。
4.“三市两地一枢纽”:“三市”即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两地”即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基地、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和产业协作配套基地,“一枢纽”即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
5.“三县两地一门户”:在乡村振兴示范县、工业强县示范县、创新引领示范县;巴中东向开放的桥头堡和融入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重要门户。
6.“四个不摘”:脱贫摘帽不摘责任、政策、帮扶和监管。
7.“枫桥经验”: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管理方式。
8.“四议四调四评”:村(社区)党组织提议、村(社区)“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居)民(代表)会议决议;院户亲情调、村规民约调、支部说事调、司法权威调;“评”作为正党风、“评”孝道树家风,“评”公德纯民风、“评”贡献浓乡风。
9.“一约七会”自治机制:村规民约、村民说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老年干部协会、志愿服务协会、农商信息会。
10.“四个一律不得实施”:无资金来源、未经程序严格审批、超标超概未经法定程序、手续不齐全和资料不完备的项目一律不得实施。
11.“去三化、促三实、强三力”:去做人虚化、去工作浮化、去效果表面化;促思想求实、促干事务实、促做人踏实;增强执行力、增强创新力、增强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