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2019-10-11 16:35
来源: 平昌县镇龙镇人民政府
作者:镇龙镇信息发布员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龙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既定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上下同心、克难攻坚、奋发而为,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力决战脱贫攻坚。始终紧盯脱贫目标任务,围绕“一低五有”“一超六有”的脱贫指标,逐项攻坚突破,全面补齐短板。96户387人贫困人口迁出“穷窝”搬进新居,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756户。建成集中供水点6处、分散供水24处,骨干供水支管网建设农户1380户入户,收缴骨干供水费用171.4万元,贫困户小微经济覆盖面达100%,刚性落实低保、医疗、教育等扶持政策,所有贫困对象全部实现医疗保障,无一适龄儿童辍学,除易地扶贫搬迁户用电、用水、电视正在安装外,其余贫困对象均有安全饮水、广播电视和生活用电保障。 二、持续壮大致富产业。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头等大事来抓,不断发展壮大现有特色产业。今年来新增花椒3500亩、茶叶200亩、核桃200亩、水果120亩,建成茶叶加工厂2个,打造“蜀山秀”系列绿茶,注册“贾阁峰”手工茶商标,实现茶叶产业化经营,全年茶叶投产1万斤,年收益达300万元。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深度挖掘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丰富的绿色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抓抢镇龙建设“县域经济副中心”重大发展机遇,加快建设森林康养目的地和农耕文化旅游示范区,倾力打造“春品茗赏花、夏避暑纳凉、秋登高望远、冬踏雪观景”旅游名镇。 三、不断夯实振兴基础。持续打好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大会战,夯实发展基础。咬定道路交通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关键所在的理念不动摇,奋力打通最后一公里,完成镇喜路镇龙段黑化,镇龙场镇街道第一次黑化结束,硬化村道路57.8公里,通组道路26公里,基本形成“外通内联成网、畅乡通村达组”的农村交通网络。加快完善水利设施,新建山坪塘2口、微水池4口、渠道2公里,整治山坪塘2口、维修渠道3公里,全镇农业有效灌溉面积显著增加。 四、坚持保障社会民生。坚持民本为先,着眼群众期盼,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做好民生实事,完成场镇管网改造,街道整治、路灯安装等工作即将动工。城乡低保、社会救助应保尽保、应助尽助,低保救助1178户2105人、五保三无人员救助93人、残疾人补贴416人、高龄补贴420人、临时救助245人、大病救助7人。城乡居民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城乡居民保险覆盖10046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8%,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逗硬兑现。五、着力维护安全稳定。健全信访工作机构,制订信访考核办法,实行领导包案,定期接访、带案下访,加大各类矛盾纠纷化解、隐患排查整治力度,上半年累计化解群众纠纷43件,解决群众诉求41件。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健全组织网络、完善监管体系,常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及时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15个。健全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及时反应,迅速行动,科学处置突发重大动物疫情。 上半年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不足,我们一定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各项问题,顺利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下半年,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紧盯重点目标和重点任务,持之以恒推进建设与发展,全力为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和加快建设全省丘区经济强县提供镇龙动力! 重点抓好以下几个重点方面。 一是全面决胜脱贫攻坚。坚定同步全县脱贫摘帽,坚持贫困户与非贫困户、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同步全面推进,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和能人带动作用,加快推进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医疗卫生扶贫和教育扶贫等重点工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是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依托现有特色产业,继续做好扩面栽植,扎实做好规范管护,适时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定期修剪、缺株补植,确保特色产业健康成长,扩大产业链延伸,做好产品深加工,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扩大产业培育的成果,促进群众致富增收。 三是强基固本补齐短板。坚持定向施策、精准发力,突出强基础、补短板、抓提升,创新发展方式,强化推进举措,切实抓好基础设施、场镇管理、公共服务和民生民本,补齐短板,推动经济稳定增长、转型发展,夯实发展基础。 四是全力保障安全稳定。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牢牢守住发展、安全、信访、稳定、廉洁等底线工作,严格财经纪律,加强资金监管,扎实抓好重点领域安全工作,主动化解各类信访矛盾,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五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决策部署。严格遵守廉政廉洁各项规定,深化正风反腐,严厉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打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健全完善政府依法决策程序,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不断优化政务环境,持续推进“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